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40.右图是某物质一个分子的分子模型,其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可能是COB.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C.该物质中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D.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41.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有关CO、CO2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42.“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3
”和“
”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
A.18gH2O中含有1mol氢C.C60的摩尔质量为72043.关于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1mol小钢珠中约有602×10个钢珠
24
D.1molO3中约含有1806×10个氧原子
B.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C.称取50gNaOH固体时,必须放在称量纸上称量D.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44.不能有效去除杂质的方法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ABCDCO(CO2)NaOH(Na2CO3)C(CuO)NaCl(泥沙)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洗气瓶,再用浓硫酸干燥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45.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九年级化学
第2页共8页
f4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A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B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D向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七.填空题(本题含4题,共21分)填空题(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