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意识理念发育相对慢一些。比如,科教优势是我省最大的优势,在这方面国家和省里投入也不少,但科教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势还很不够。一方面,资源丰富、实力雄厚,有“光谷”和一批相当不错的高科技企业,发展态势很好;但另一方面,我们所具有的科教资源规模与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相比,严重不匹配,集中体现在产业化“化”得不够。其深层次原因,是市场化“化”得不够。源头在意识理念上,关键是接受市场文化的洗礼不够,缺乏市场化机制、市场化理念,形成科研智商、创新发明智商高而强,但发展智商、财富智商不够的现象。许多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宁可把专利、科技成果锁在冷屋里,甘于清贫,甚至连把智力成果资本化、财富化的欲望都没有。虽然我们需要一大批默默奉献、埋头科研的人才,但研而无果,或成果没有转化就是一种浪费。“君子”不“固穷”“君子”不能“固穷”“君子固穷”不符合市场经济价值观。中冶,,南方的成功,就是把智力资源插上市场经济价值观、市场经济意识理念的翅膀才飞起来的。全社会、各方面都要大力强化市场经济的意识和理念。第二,用市场经济的文化、理念、机制,打造更多的“经济人”。湖北能人很多,名人不少,灿若群星,无论科技界、文化界,人才济济,但我们企业家相对少一些。省委、省政府强力推动全民创业工作,但敢于、善于投身创业的还不理想。我们既缺乏“经济人”的意识,又缺乏“经济人”。我省科技资源很雄厚,而办公司的较少;文化人才包括文化大家很多,文化实力不弱,但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与文化强省的目标、与中央要求、与邻近省份相比,尚有差距。我们的科技人、文化人多,“经济人”少。这里的“经济人”,不是指管理学理论中的经济人,而是指既有专业专长,又有市场意识、经济头脑,能做
18
f实体、办公司、能赚钱的人;或者是没有专业专长,却能将科技、文化等资源要素组合、进行市场化,创造出科技文化商品,能经营、会赚钱的人。很多大家、名家有专业本事,“经济人”甚至能把他们的饭碗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的人多了,经济就会活跃、就会充满活力;这样的人多了,经济才会兴旺。今天在座的有一批民营企业家,他们就是这种人。我们需要更多的大大小小的“经济人”,活跃于荆楚大地的舞台之上,创新、创业、发展,未来的大企业家就有可能从这个群体中冲杀出来。第三,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向。市场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利于激发微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