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定义粒度是磨料微粉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然而由于它的抽象性和实际测试存在的困难,许多用户甚至部分制造商对“粒度”的理解都比较模糊,这实际上成了我国磨料技术水平提高的一大障碍。为此对“粒度”的基本概念作一通俗TodayHot介绍。“粒度”是指一个粉体样品颗粒大小的总体描述。详细的要用粒度分布来表示,在实用中一般只取几个关键参数,例如磨料JIS标准中的D50、D94、D3。由于实际的微粉颗粒是不规则的,而且同一样品中各颗粒之间也不一致,所谓颗粒的大小,用不同方法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任何一个粉体产品的粒度标准,都必须注明所用测量仪器的原理。有的标准允许用几种原理的仪器,这时标准数据也是不同的。下面对几种国内常用的中国国家(W)标准和日本JIS标准作具体说明。国家标准:俗称W标准,因在粒度号前冠以字母W而得名,W是汉语“微粉”中“微”字的拼音(WEI)的字头。实际上该标准已于1998年废止,但现在还在技术设备比较落后的磨料制造商和广大用户中流行。W标准是建立在用显微镜刻度尺测量颗粒大小的方法上的。这种方法规定用颗粒的最大宽度代表颗粒的大小。该标准以大致为公比对颗粒大小(又称“粒径”)分档,例如40、28、20、14、10等等(单位为“μm”),又把一个粉体样品中的颗粒按上述分档法为基本粒、混合粒、细粒、粗粒和最大粒。以粒度W14HotTag为例。基本粒:10-14μm混合粒:7-14μm
f细粒:7μm粗粒:14-28μm最粗粒:28-40μm基本粒是磨料中最有用的部分希望比例越高越好,国标要求在50以上。混合粒则占磨料的主要部分,比例当然也是越高越好,国标要求在80以上。W标准粒径的定义日本标准推荐的仪器有两种原理:一是电气抵抗法(即电阻法或称库尔特法),二是沉降管法。两种方法由于原理不同,标准值也不同,例如,JIS1500,电阻法D50值为80±06μm,而沉降管法的D50为1051μm。沉降管法速度慢,人工参与多,实际上很少被采用。现在人们通常说的JIS标准指的都是用电阻法的。日本标准采用“最大粒、D3、D50和D94”等4个参数表述一个牌号微粉的粒度,这里,最大粒的概念是很清楚的,D3、D50和D94则表示从最大粒径开始算到这些粒径值的颗粒(以重量计)含量分别为3、50和94。仍以JIS1500为例:最大粒23μmD320μmD5080±06μmD9445μmJIS微粉粒度标准图示D31099μmD50800μmD9461μm日本标准与中国W标准的主要区别有二点:其一,日本标准规定使用粒度仪器(电阻法或沉降管法)测量微粉的粒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