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罗源一中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思想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认真落实《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条例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保证高中新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落实到位,教师指导到位,活动组织到位,过程管理到位,特制定本方案,以规范教师的指导地为和学生的研究活动。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1、对学生:1通过转变学习方法,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老师指导下,运用和加深理解已经学到的知识,发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3培养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继续学习有关的能力:自主意识,团队工作,资料研究,人际交往和掌握现代教育信息工具等。4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和快乐。2、对教师:1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2通过与其他教师合作,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3动态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4培养科研能力。三、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管理
等平主民
6、学生自主管理学生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强调自律、自控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提高活动的质量。其中各课题小组中课题组长与组员合理分工,协调研究,相互促进,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本模式1、学习方式:学生“自由结合、自主选题、自主探究、自我评价”。2、师生关系:师生合作,民主平等,学生自主,教师指导,教学相长。3、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程序应按照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来组织,具体教学程序如下:
制背题组学景生发师划告启指课导教题计聘自定研究计写划究报证论价作教学指导提教供为信师息师题导教指选计划究究报告导制定研写研证论聘被指指导导导撰与价流评指结指交导织指总组长相研与流评合课确定施果撰交我生的结实究成告自报生师研究研学总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管理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组织与协调工作,并尝试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课程管理体系。1、教务处日常管理教务处主要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