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新媒体平台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进,微博作为新媒体已经成为变革传播方式的新型生力军,其开放的互动性和简短便捷性、群组性促使其成为大学生群体的热衷的网络平台。如何认识微博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积极探索微博融入的新途径,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课题。关键词微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近些年来互联网继博客之后产生的新型媒体形式。作为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平台,微博可以供使用者通过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兼有发布图片、视频等相关功能并实现即时分享。“2012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
ic)报告显示,截止到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①而作为互联网主体的大学生对这种以“短、灵、快”为特点的信息产品的青睐,使得微博对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对微博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将其作为新型平台,有效利用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1微博新媒体的文化特点作为快速被人们广泛应用的现代信息科技产品,微博具有其他传统媒体不具有的新型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f第一,简便性。与传统的博客相比,微博字数有限,140字的上限不仅对使用者的要求较低而且更容易与手机短信对接,用极低的成本,随手记录使用者的所观所感,或者发布某条可供分享和收藏的信息,这样的即时表述显然更加迎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
第二,群组性。微博加关注的功能可以使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群组倾向,相同或相似爱好的用户会通过关注相互链接可以形成小的群组,加深相互之间的联系,而微博的实名制又赋予这种关系以安全感。“调查发现,微博用户之间的交流,以群为中心,主要关注共同的朋友、同学、同事和其他团体,内容包括个人动态、共同的话题、个人观点等方面”。②
第三,交互性。微博是一个交互性更强的平台,通过微博关注功能不需要主动访问,博主发布的信息会在第一时间更新到关注者首页。而微博用户所发布的评论不仅会显示在被关注者的微博中外,还可以连同原微博形成一条新的微博发布给关注自己的微博用户。“关注与被关注者可以对此进行‘再评论’,这样一条微博经由‘多重关注’,可以引发成千上万人的‘多重评论’,进而形成一系列以初始微博内容为话题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