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清远市新北江小学罗永坤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3105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重点: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难点: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游戏,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古代三大数学趣味题之一,“鸡兔同笼”。下面,先让我们来玩个接龙游戏,我说动物的数量,你们对应说出他们的头的个数和脚的只数。如:
1
f师:一只鸡。
生:一只鸡,一个头,两只脚。
师:一只鸡和一只兔。
生:一只鸡和一只兔,两个头,6只脚。
……
师:那反过来如果有5个头,16只脚,该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解决这类问题的。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情境,很自然地引入课题。
二、出示表格,学习模式
已知:鸡和兔共有5个头,16只脚。问题:鸡和兔各有几只?
画图法:头鸡鸡兔兔兔脚
列表法(枚举法):
鸡543210兔0123总脚数10121416兔有3只,鸡有2只。
兔有3只,鸡有2只。
文字说明:1画图法:先画出5个头和16只脚,然后先给每个头配2只脚,剩下的脚再两只两只地加到每个头上,分配完后,4只脚的是兔,2只脚的是鸡。2列表法:假设4只鸡,1只兔,那么共有12只脚,与题目条件不符;假设3只鸡,2只兔,那么共有14只脚,也不符合条件;假设3只鸡,2只兔,那么共有16只脚,刚好符合题目条件。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以画促思,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f三、例题讲解那现在我把数量增加一点点,你们再来算一下?(出示例1)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1尝试与猜想(分小组合作,活动后汇报、交流)四人小组按照表格模式,探讨方法,并把讨论结果综合在表格里,组长负责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并推荐一位组员上台展示成果并分享方法。
画图法:
8个头26只脚
兔有()只,鸡有()只。
列表法(枚举法):
鸡
8
7
6
5
兔
0
1
2
总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