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原理及应用反渗透过程: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能通过溶剂通常是水而截留离子物质的性质,以膜两侧静压差为推动力克服溶剂渗透压使溶剂通过反渗透膜而实现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膜过程。反渗透同NF、UF一样均属于压力驱动型膜分离技术,其操作压差一般为15~105MPa,截留组分为110X1010m小分子物质。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液体混合物中去处全部悬浮物、溶解物和胶体,例如从水溶液中将水分离出来以达到分离、纯化等目的。一.反渗透基本原理1随着超低压反渗透膜的开发已可在小于1MPa压力下进行部分脱盐适用于水的软化和选择性分离。2.分离机反渗透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组分在膜中的溶解、吸附和扩散有关因此除与膜孔的大小、结构有关外还与膜的化学、物理性质有密切关系即与组分和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反渗透分离过程中化学因素膜及其表面特性起主导作用。3.反渗透的应用反渗透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主要是苦咸水和海水淡化此外被大量用于纯水制备及生活用水处理以及难于用其他方法分离混合物。反渗透工业应用包括1海水脱盐;2饮用水生产3纯水生产。二.纳滤基本原理纳滤技术是反渗透膜过程为适应工业软化水的需求及降低成本的经济性不断发展的新膜品种,以适应在较低操作压力下运行,进而实现降低成本演变发展而来的。我国于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纳滤膜.与国外相比,我国纳滤技术整体上只能说是刚刚开始膜的研制、组器技术和应用开发等都刚起步。
f1.纳滤过程:纳滤NF是介于反渗透很超滤之间的一种压力驱动型膜分离技术。它具有两个特性:①对水中的分子量为数百的有机小分子成分具有分离性能;②对于不同价态的阴离子存在Do
a
效应。物料的荷电性.离子价数荷浓度对膜的分离效应有很大影响。道Do
a
模型一道南Do
a
效应Do
a
模型以Do
a
平衡为基础用来描述荷电膜的脱盐过程一般纳滤膜多为荷电膜,所以该模型更多用来描述纳滤过程要用于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纯化,废水净化处理,工艺流体中有价值成分的浓缩等方面,其操作压差为05~2OMPa或0345~1035MPa截留分子量界限为200~1000或200~500,分子大小为1
m的溶解组分的分离。由于NF膜达到同样的渗透通量所必需施加的压差比用RO膜低0.5~3MPa故NF膜过滤又称疏松型RO”或低压反渗透”。2.分离机理NF膜与RO膜均为无孔膜通常认为其传质机理为溶解一扩散方式。但NF膜大多为荷电膜其对无机盐的分离行为不仅由化学势梯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