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②事例中反应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③事例中反应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7、襄樊、南阳争相举办诸葛亮文化节,以此作为平台,发展经济值得赞扬,但如果一味吃祖宗的饭,不去文化创新,就值得思考了,这对我们的启示是①以实践为基本途径,推动文化发展②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④着眼于人民群众精神文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创新
化的需要,在历史与现实,东西方的交汇点上推动文化发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8、诸葛亮,历来被称为“卧龙”先生。苏轼词中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及杜甫“万古凌霄一羽毛”的绝句。“卧龙与羽扇”便成为诸葛亮精神、智慧的象征,并为世人所共识。诸葛亮文化节的标徽创意设计便以这两个象征作为元素和符号,并结合现代理念,羽扇似红日寓意襄樊蒸蒸日上,这说明。A客观事物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C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D文化的创新,要博采众长29、我们之所以要求襄樊、南阳推动文化创新,是因为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③文化创新可以为文化的繁荣奠定物质基础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A①④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0、目前,由广东兴起并迅速在全国传播的“红段子”(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已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文化精神。在中央政府有关部委和移动运营商的联合推动下,中国手机话语有望“全国山河一片红”。政府部门这样做是基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②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③手机、网络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风尚的需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f第二部分
材料分析题(共40分)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1题12
分,32题12分,33题16分。3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
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