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实践证明,小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还停留在表面上,他们的思维也停留在形象思维上,对一些抽象知识、概念很难达到彻底的理解。比如,阅读,这种需要知识范围广、理解能力强的学习内容,学生就很难有质量地完成。而现在,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出现及时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抽象、复杂、难懂的内容,思维导图能使它变得可视化,且能运用符号、图形、线条等简单的方法把相关知识连接起来,将晦涩、枯燥的知识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比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思维导图就能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写作目的简洁、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从结构到内容到段落的重点等,所有的重点信息都涵盖其中,容易记忆,使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得到培养,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也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三、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在我的理解中,思维导图既是一张知识结构网,也是一张有较清晰路线的探宝路,学生只要把这条路上的知识点当成是关卡,一个个地或记忆或理解或运用,就能沿着这个方向,一步步到达知识重点,这也是学习内容的核心,是一路知识点的结合和总结。显然,这种有图、有文,易理解的学习方法,能不断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不断前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应有的热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和愿望,不断付出努力,深入探究,获得新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收集丰富的信息。避免简单机械的学习,这也是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建构自己知识脉络的关键。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式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究、理解,并深化知识,运用知识,从而达到对学生思维逻辑的升华和知识的迁移。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作用也有问题,但是只要老师能在教学中正确对待问题、解决问题,并寻求运用思维导图的更好方法,科学、合理地构建思维导图,就一定能拓展和丰富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天萍试论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12):132133
2张立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5(16):105106
注:本文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