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的执行和流通过程中的监管,增加了“检验规则”一章。在该章里对检验批、判定规则作了规定。35修改了标签标识、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的规定为加强商品小米的可追溯性,增加了关于“标签标识”的内容,规定“应在包装物上
f或随行文件中注明品种、等级、产地、重量、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包装上不再区分大包装和小包装,但应符合GBT17109的规定要求;包装环境应清洁、卫生;材料应符合包装技术要求和国家有关食品卫生的规定;包装封口,应严密、结实,不应撒漏。对于储存和运输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无异味的仓房内,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或含水量较高的物质混存。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运输,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雨淋和被污染,不得于有毒、有害物质混运。4新旧国家标准的总体对比修改和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进一步规范了名词术语和引用标准,以便于检测人员理解掌握,保持操作上的一致性;调整了小米的加工精度一级的质量指标要求;调整了小米水分的限量值,以更符合我国的实际状况。5技术经济论证及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小米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杂食作物之一,其标准的制修订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国家“三农”政策的实施,因此在标准修订上既要考虑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合理修订。6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该标准规定了在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其卫生要求和植物检疫按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执行。7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应在实施前保证文本的充足供应,让每个使用者都能及时得到文本,保证必要的监测仪器设备配备到位,这是保证新标准贯彻实施的基础。发布后、实施前应将信息在媒体上广为宣传。对于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疑问,要在媒体上撰文事先予以解释。要分别对标准的不同使用对象,包括收购企业、储存企业、加工企业、质量监管部门等,有侧重点地进行培训、宣传。
二OO八年四月十日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