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8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A.学而不思则罔(罔:有害)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C.切问而近思(切问:急切地追问)D.我独亡(亡:死亡)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D)A.学而学而不思则罔.时习之.
10
fB.仁在其中矣.C.与人恭而有礼.D.如日月之食焉.
其恕乎.未复能有与其奇者.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0翻译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说:“不怕(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儒家学派提倡的待人接物之道,请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示例: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所讨厌(不喜欢)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这是对儒家“恕”的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行为准则。这句话说明了在生活中,我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而应推己及人,宽容待人。2015云南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感激(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性,天良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