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笔费用,因此,Merrow认为以培养新人来解决教师短缺问题是错误的想法,而应该想办法留住教师,因为教师的交换过于频繁不但会影响高校科研的连续性,学生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而降低教师压力是留住优秀教师的最好的办法【15】。在我国,高校教师流失的现象还不是很严重,但我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3.旷课和怠工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过高的压力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绩效,以至于出现矿工怠工的现象,在教师中也不例外。Gaziel研究显示,由于过高的压力,每年教师缺课的天数以及提前退休的人数都在不断的上升的现象【16】。还有研究显示,由于压力的不同,两个地区的教师的缺勤天数也具有显著性的差异【17】。旷课只是工作绩效下降的一个极端,在教师队伍中,更多是因为过大的压力而形成一种消极的心理,上课缺乏激情,教学效果下降,甚至出现和学生关系紧张的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二)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形成的主要原因关于教师心理压力的形成原因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报道,涉及到宏观的社会环境和组织管理、微观的个人的认知、心理承受力和压力管理策略等方面。有研究显示了教师心理压力的年龄、性别、婚姻和家庭结构的差别11,12。Fo
g对护理教师的研究显示“心力憔悴”明显相关于工作需求和时间压力,而社会支持则有助于缓解“心力憔悴”18。有人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压力,显示日本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不在于“学术评估”而在于“时间制约”问题19。在我国,许多学者也对教师的压力源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讨,如大多教师都面临经济的压力,教学科研的双重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社会责任的压力以及个体的因素等等,这些本文就不在深入讨论【12,20,21】。下文将就当前比较凸现的几个因素作一简单的分析。1社会的变迁和高校体制改革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结构变迁,高校也正进行着体制改革,“北大教改”在没有正式定案的时候就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受到了很多人的强烈批评。如“uporout”不升即离制度确实给青年教师带来的巨大的压力。教师已经不再是安稳的职业,随时面临下岗的威胁。但鲁小彬的一项调查却显示,在高校体制改革的初始阶段,面对社会的迅猛发展,大学教师的心理压力和困惑总体上未达到严重的程度。认为其原因是大学
f教师拥有比较高的人力资本,有足够的竞争力和较强的心理适应力面对变迁带来的竞争和挑战等等【22】。因此,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