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明显拉大。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发生重大变化,要和平、求发展逐步成为世界潮流。②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中全会,确立依法治国)10对外开放新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的新局面。11公有制的实现形式:p14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感,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的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实现形式要解决的是发展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问题12生态文明的核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最重要的事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f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5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形式: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村民自治是最基本的民主制度)1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