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一、教材分析本章第一节中人口增长主要讲述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的机械增长也能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人口迁移也改变着迁入地和迁出地人口的分布状况,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针对人口移动从概念到原理,从历史到现实。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4.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2.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3.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3.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难点: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移动的动因四、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对人口有所了解,但对于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了解很少,所以讲解时需要细致。对于人口迁移的特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了解更少,讲解时应多提供一些合适的案例。五、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归纳法、图示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人口迁移和流动图片。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用心爱心专心1
f检查落实了学生的学案完成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引言: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到1999年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