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
f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