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煤炭市场的制约
我国加入WTO成为世界经济组织的一员。在国际市场经济这个平台里,信息的流动性与资源的共享性发展迅速,国外的矿石、铁粉、煤炭以其品质好、价格低等优点打入我国煤炭市场。如下图
f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
50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02~2014年中国煤炭进出口量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年鉴》、中国煤炭资源网统计数据
进口量出口量
由图可以看出煤炭进口量逐年增加,到2009年成为净进口国,虽然我国也有少量的煤炭出口,但是净差额为进口量远远大于出口量。这对于国内煤炭行业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
13国内市场的供需不平衡
环境的污染,导致国家政府的打压,尤其全球式的经济低迷导致煤炭行业的下游产业如钢、铁、电等用煤量减少。这样依据经济原理则出现了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现状。这种情况不仅容易诱发社会不和谐现象,更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2、中国能源结构分析
21能源供给结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能源产量和构成分析,煤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20052012年,随着中国能源总体需求的增加,煤炭在整个能源供应中一直维持在77左右的水平。虽然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展增速较快,但受中国能源基本情况的影响,煤炭供应占比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f年份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能源生产总量(万
吨标准煤)
原煤
216219
776
230167
778
247279
777
260552
768
274619
773
296916
766
317987
778
333300
766
356536
759
357079
738
构成(能源生产总量100)
原油天然气
水电、核电、风电
12030
74
11334
75
10837
78
10541
86
99
41
87
98
42
94
91
43
88
89
44
101
84
45
102
85
48
109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统计提要》《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煤炭的产量增速在过去的十年一直维持在53的平均水平。虽然2013年、2014年增速有所下滑,但煤炭在2014年总体能源产量中的占比仍然达738。
22能源需求结构分析
中国能源需求长期以煤炭为主,这是能源消费的主要特征。根据1953年到2014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煤炭消费比例从20世纪50年代的90以上下降至2014年的66。如图表所示:
年份
19531978198019851990
表21中国能源消费和构成情况表(1953~2014年)
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
准煤)
煤炭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石油
天然气
水电、核电、风电
4511
943
32
002
25
57144
707
227
32
34
60275
722
207
31
40
76682
758
171
22
49
987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