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2.对后来的郭沫若研究启发最大的是朱自清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诗集所作的导言。3.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人生派”,而创造社则被称为“艺术派”。4.鲁迅小说《肥皂》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家四铭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5.郭沫若曾说:“当我接近惠特曼的《草叶集》的时候,正是‘五四’运动发动的那一年”。6.《子夜》有五条重要线索,其中的第一条是以买办资本家赵伯韬、金融资本家杜竹斋、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等为代表的公债交易所中“多头”与“空头”的投机活动。7.“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出自鲁迅笔下的人物“阿Q”之口。8.如果说《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那么,它代表作就应该是《天狗》之类的作品。9.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最早参加中国共产党的作家是1921年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的沈雁冰。10.鲁迅自己曾经用“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11.创造社在1928年后,文学主张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无产阶级文学的主要倡导者,被称为“后期创造社”。12.茅盾小说人物塑造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系列”,一是“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二是“时代新女性”形象系列。13.吕纬甫是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14.鲁迅与郭沫若赴日本留学的最初目的,都是为了学习医学。15.《幻灭》是茅盾的第一部小说,真实地表现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前后的心理变化,它在《小说月报》上一发表,就引起普遍注意,既是茅盾小说创作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16.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
f17.“五四”时期发表郭沫若诗歌最多的报纸是《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18.在对茅盾的以《子夜》为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的评价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其中,严家炎、孙中田主要持肯定态度。19.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20.在“五四”之后,许多作家都产生过彷徨的情绪,郭沫若也写过题为《彷徨》的十首诗,这些诗后来收入他于《女神》后出版的诗文集《星空》中。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蜂子或蝇子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