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物质的熔点都很低,在常温下都是液体,二者都溶于水,说明甲和乙可以相互溶解,故只能根据沸点不同,用蒸馏法分离二者的混合物。答案:C15、解析: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答案:B16、解析: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不可从下口放出,若不小心有少量上层液体流下来,则需重新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回到漏斗中振荡分液。振荡时漏斗要拿在手中,分液时则要将漏斗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磨口塞上的凹槽或小孔要与漏斗上的小孔对准,保持内外压强一致,使漏斗内的液体能顺利流下来。答案:C
1
f17、解析:①溴水易挥发,污染环境;②利用铜丝可节省原料;③酸碱中和,避免污染。答案:D18、解析:①分层,②互溶,乙醇与水的沸点不同,③单质溴能溶于水,更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分离以上三种混合液应选A。答案:A-19、解析:根据题意要求,加入的试剂只能将其中一种离子沉淀。若开始加入MgNO32溶液,CO23、-+2+OH都能与Mg反应;若开始加入AgNO3溶液,则三种离子都能与Ag反应生成沉淀,所以开始要加入--BaNO32溶液将CO23沉淀,过滤后再加入MgNO32溶液将OH沉淀,再一次过滤后,最后加入AgNO3-溶液,将Cl沉淀。答案:B20、解析:A项无法区分BaCl2溶液和BaNO32溶液;B项与稀H2SO4反应生成气体的是Na2C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NaCl溶液;C项中无法区分KCl溶液和MgCl2溶液;D项中无法区分Na2CO3溶液和K2CO3溶液。答案:B二、非选择题21、解析:本题是对实验基本仪器的认识及使用的考查。1中,A为圆底烧瓶,B为分液漏斗,C为锥形瓶。2中,托盘天平使用时,必须做到“左物右码”,称量的基本原理是“杠杆原理”,故有“m烧杯+m游码=m砝码”,即可计算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274g。3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试管中,应悬空,防止滴管粘附其他物质,污染试剂;对固体物质加热,试管口应稍低于试管底,否则,产生的水回流到底部,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除去CO中的CO2,进气导管应插入液面以下,出气导管刚刚露出橡皮塞。答案:1③⑤④2砝码放在了左盘,烧杯放在了右盘或砝码与物品位置放反了2743A滴管伸入试管口中了B.试管口向上C.混合气体从短导管进入洗气瓶+-22、解析:除去KCl溶液中的MgCl2、MgSO4,实质是除去溶液中的Mg2和SO24,可以选用过量+--的BaOH2溶液;而过量的Ba2则选用K2CO3溶液除去,最后加入适量盐酸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