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从经济学视角探究邻避效应
作者:郭军杰来源:《商情》2017年第40期
【摘要】随着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近些年我国邻避运动大规模爆发,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难题。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分析邻避效应,提出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收益一成本分配不均衡和设施负效应随距离变化三个经济特征,并从三个角度诠释了邻避效应的经济内涵,同时针对邻避设施设计和选址阶段,建造阶段,运行和维护三个阶段分别提出相应的经济措施,以期规避邻避效应。【关键词】NIMBY负外部性市场拍卖经济补偿一、邻避效应的概念NIMBY,即邻避效应(或邻避现象,邻避行为),NOTINMYBACKYARD(不要在我家后院)的英文缩写,最早由美国学者Hare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定义“邻避是某些设施能够为广大居民带来利益,却由设施附近居民承受污染,导致不断抗争的现象”。台湾学者李永展认为“邻避设施是会产生负的外部效果导致令人感到厌恶后果的设施,简言之,即为当地居民不支持的设施或设置”。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邻避现象出现越发频繁。二、邻避效应的经济特征从经济学角度讲,邻避效应主要有三个特征: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收益成本分配不均衡和设施负效应随距离变化。这三个特征也是邻避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一)邻避效应的负外部性一般来说,多数公共设施都会存在一定的负外部性,只不过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更为明显而激起当地居民的嫌恶和反对。邻避设施建造和运行中产生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等是环境因素的负效应,直接损害当地民众身体健康;同时,邻避设施的兴建带动当地房地产等价值的直接贬值,阻碍商业发展等不利影响直接带来当地居民的经济损失,此外,一些监狱、精神病院、公墓等邻避设施给居民带来心理上的不适,也会产生负外部性。(二)成本收益分配不均衡邻避设施一般为整个社会发展所必需,能提供公益性服务,其收益由整个社会所共享,但设施所产生的负外部性却由于空间的限制,由当地居民承担其成本,距离越远,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成本影响越小。距离邻避设施越近,怎当地居民的期望成本越高,成本大于收益,居民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因此强烈反对邻避设施的兴建,而距离邻避设施越远,民众承担的成本越小,而享受收益,因此形成了全社会的总收益和局部居民的成本之间的矛盾。(三)邻避设施负效应随距离变化距离邻避设施越远,民众的期望成本越低。显然,随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