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A、中华民国成立C、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B、中共“一大”的召开D、蒋家王朝的灭亡
12、如果让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民国34年,你一定会知道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历史大事: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全面内战爆发B、重庆人民庆祝《双十协定》的签订D、中国军民在抗日战场上展开局部反攻
13、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你认为1953年,各种媒体中出现高频率的词汇会是下列哪项?A、土地农民新解放区C、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国歌B、志愿军最可爱的人美帝国主义D、西藏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
14、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是: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15、有一位“母亲”怀抱中有两个“孩子”,她正在等待另一个“孩子”回来。根据所学知识,你判断这位孩子很可能是:A、香港B、台湾C、西藏D、澳门
16、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的是:A、解放土改三大改造C、上山下乡红卫兵造反有理B、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D、希望工程炒股个体户
17、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①马革文②刘援朝③张跃进④吉开放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18、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A、《汉谟拉比法典》B、大化改新C、种性制度D、明治维新
19、历史小组的同学要选择“君主立宪制的起源”这一主题研究。下列几部文献中,他们必须阅读的是: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权利法案》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0、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4月30日晚隆重举行。而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在英国举行,下列发明中可能在第一届博览会中被参展的是:A、东方红1号B、蒸汽机C、电灯D、飞机
2
f二.填空(10分)
21、春秋时期流行一个著名“卧薪尝胆”的故事,其主人公是2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那么与故事相关的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