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前者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又称恶病质素;后者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TNF的主要作用包括:①杀瘤、抑瘤和抗病毒作用;②免疫调节作用;
f③促进和参与炎症反应;④致热作用;⑤引发恶病质。10、CD:应用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为聚类分化群。11、PRR:是一类主要表达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非克隆性分布、可识别一种或多种PAMP的识别分子。12、AICD:即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通过T细胞B细胞或T细胞T细胞之间的FasLCD95L和FasCD95的结合,启动AICD,使自身反应性T细胞或B细胞被消除。
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2分,共30分)
1、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
、免疫监视
、免疫自稳
。
2、人体血清中含量最多的Ig为IgG,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是IgM,主要分布在粘膜表面的是IgA。
3、专职抗原提呈细胞主要有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等细胞。
4、E花环的形成是利用了人类T细胞表面的CD2分子;T、B淋巴细胞共有的促分裂原受体是Co
A
。
5、HLAII分子主要存在于B细胞、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等细胞表面。
6、新生儿溶血症属于II型超敏反应。
7、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
和骨髓
。
8、人体血清中含量最多的Ig为IgG,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Ig是IgE。
9、补体三条激活途径分别是_经典途径_,旁路途径,MBL途径
10、介导细胞间或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为细胞因子
。
11、MHCⅠ类分子主要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细胞表面。
12、发挥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细胞主要有巨噬细胞,NK细胞,肥大细胞等(任填三种即可)。
13、T细胞在胸腺的发育过程中通过基因重排获得功能性TCR
的表达,通过阳性选择过程获得MHC限制性
能力,通过阴性选择过程获得自身免疫耐受
。
14、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分为即刻,早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15、初始T细胞的完全活化需要MHC抗原肽与TCR和协同刺激因子两种活化信号的作用。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1、补体的生物学活性。①溶解细胞、细菌、病毒②调理作用③炎症反应④清除免疫复合物⑤免疫调节2、再次免疫应答中抗体产生的特点。①潜伏期短②抗体含量高③体内维持时间长④以IgG为主⑤高亲和力抗体3、HLAⅠ类抗原分子的结构及各结构区的功能。HLAⅠ类:肽结合区:包括α1和α2,每个突出结构约90个AA残基,是它与抗原结合的部位;Ig样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标记;β链的作用在于维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