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和实验治疗学方法。此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还有许多新的方法如分子生物学技术。六、论述题1药物、食物和毒物三者之间的关系。药物、毒物、食物三者互相联系、相互转化。药物可食用,如Ca2、维生素D可加入奶制品中;食物可药用,如盐制成生理盐水;毒物也能药用,如砷制剂治疗白血病;食物中允许含限量铅、砷制剂;食物和药物用量过多都会引起毒性反应;药物与毒物之间仅存在用量差异。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内容精讲一、药物作用的概念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的机制,有其特异性。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有兴奋、抑制、间接、选择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等。二、药物的量效关系药物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大小或浓度高低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从药物的量效曲线可获得有关药物的效能、效价强度、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治疗指数、药物安全性等参数或概念。三、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一般来说,药物可通过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补充机体所缺乏的物质,通过对神经递质、介质或激素的影响,作用于一定的靶子(受体、离子通道、酶及载体等)而起作用。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一系列细胞反应,由此而导致产生生化或生理效应。这些反应的产生可能是通过直接调节离子通道,通过G蛋白而影响离子通道或第二信使,直接调节蛋白磷酸化以及通过对DNA转录的调控而实现。四、不良反应的种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临床用药应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并尽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例题:什么是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分析: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即指药物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的两个方面。治疗作用表现为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局部治疗、吸收作用、直接作用、间接作用等,而不良反应则包括副作用、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药物依赖性等。第一节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一、名词解释1强度:指药物作用强弱的程度,常用一定效应所需的剂量或一定剂量所产生的效应表示,有些药物的强度用效价表示,效价的单位以(u)表示,如青霉素每瓶80万u。强度与效价意义相同,可通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