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系。首先,这三个实体不是一个统一体,学生成绩与教师没有内在联系,教师必须通过课程实体才能与学生建立联系,因而先不考虑。课程与学生这两个实体是多对多联系;一位学生要学习多门课程,一门课程有多位学生共同学习。而学习成绩是这两个实体“学生”和“成绩”共有的属性,应填在二者的联系“学习”边。因为成绩既不是学生独有的,也不是课程独有的;“学生甲80分”或“英语80分”是不完全的,说“学生甲英语80分”才是正确的,因为80分是学生甲和英语课二者共有的。这个ER图可画成下图。
8
f教师,学生与课程的ER图组合到一起,得到最后的ER图,有了ER图,就可以设计数据库。下图为数据模型图。
实体模型
数据模型
学生
m学习

课程
教师
1学习
m
教师
课程
学生
学习
图28系统ER图
数据库
9
f3数据库逻辑设计
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组关系模式的集合。ER图则由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三个要素组成的。所以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实际上就是要将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如下:
1用户表:用户编号,用户角色,用户密码。2学生信息表:学号,姓名,性别,民族,班级,年龄,入学时间,所学
专业。3学生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任课教师,学分。4学生成绩表:课程号,学号,成绩,学期。
图31关系模型
10
f4数据库实现
41程序设计
411程序设计原则程序设计采用自顶向下的原则,先把程序高度概括,看作是一个简单的控制
结构,即功能结构。把模块进一步分解成若干个较低一层的模块,对扩展出来的每一个下层模块进一步分解,直到最低一层的每一个模块都非常简单、功能很小,能够很容易地用程序语句实现为止。在设计中还要遵循一致性、可重用性、可维护性,本系统的程序变量和程序对象以及数据库表等在各个模块中具有一致的命名规则。为系统的快速开发及以后的维护都带来方便。程序设计中的可重用性可大大提高程序开发和维护的效率。通过对控件和函数的调用,对象的继承封装,减少了代码的重复书写,并减少了数据冗余。在程序设计中,考虑到程序的修改及以后的维护,尽量在代码中使用注释,对部分程序尽量使用函数和控件,这样就只需要维护很少的代码且具简单性,可提高维护效率。412程序语句的数据库实现
1数据库建立程序语句:CREATEDATABASEykGo
图41数据库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