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间距200mm,伸出墙边缘的距离为
cl1720007286mm
在墙体交叉处,应该配置上述构造钢筋
8,间距200mm,伸出伸出墙面距离为
cl1420004500mm
10
f③为了提高受力钢筋的有效高度,分布钢筋应该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垂直于受力
钢筋的方向配置8250的分布钢筋,分布钢筋配筋率2018010000251,满
足最小配筋率015的要求。经过验算,单位长度分布钢筋截面面积大于单位宽度受力钢筋
截面面积的15%,分布钢筋满足要求。板一般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500
286
500
300
0
500
300
300
500
500
300
500
300
300
110
110
80
180
8250
分布钢筋
120
1770
1801102902000
100
65
110110
1780
110
110
1780
2000
2000
④8200,l≈2710
20001029087≈1610
5002203001020
°
50si
30100
②8200
65

l652901001610
110286396
200030087-110≈1500
65625×8弯钩≈2115
65
④8200
8200
l3966565526
200040087-10≈1500


8200,l≈2700
l6510001001510
625×6弯钩≈2710
5002203001020
11
65
100
8200
②l=1500651020100625×8弯钩=2735

8200

8200
f②
8200
l652901001610
625×8弯钩≈2115
板的配筋图
二次梁的设计
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在设计次梁之前,需要先确定主梁的截面尺寸。根据经验,
主梁的高度为
h18112l0181126000750500mm
取主梁的截面尺寸为bh300mm650mm,其中l0为主梁的计算跨度。
1次梁的荷载计算
2
由板的荷载计算得到:板的恒载标准值为gk26kNm,活载标准值
qk90kNm2。
次梁自重(截面为200mm×400mm,混凝土重度为25kNm3,注意由于次梁与板整体
浇注,次梁的高度包括板厚在内,故下式中减去80mm)

020440082518kNm
板传来的恒载标准值(下式中的2m为板的跨度)

26252kNm
3
梁两侧纸筋抹灰(12mm厚,重度为17kNm)

001204008217013kNm
恒载标准值
12
fgk713kNm
g71312856kNm
恒载设计值
qk902180kNm
活载标准值
q18132340kNm
活载设计值
gq85623403196kNm
合计:
2次梁的计算简图
主梁的支座为柱和墙体,其高跨比为600mm6600mm=111;次梁在整体结构中仅边
支座为墙体,其高跨比为400mm33000mm=2165。主梁&次梁的高跨比之比为75倍,在
主梁&次梁的正交梁系中绝大部分荷载分配给主梁,次梁分配的荷载很少,故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主梁比次梁的线刚度大很多,因此可以认为次梁支承于主梁,主梁为次梁的支座。
各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