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支座上支承长度a的一半即l
a2的较小者)
中间跨计算跨度取净跨:l0l
20002201780mm
边跨计算跨度l0l
h2200012022028021810mm
l0l
a22000120220212021830mm
取二者较小者,l01810mm
其中120mm为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220mm为次梁的宽度,80mm为板的w厚度。故
板的尺寸简图为:
120
110110
177011011017801101101780
2000
2000
2000
3板的内力计算
6
fgq1482kNm
1810
1780
1780
1780
1810
、
连续板跨数超过五跨,按五跨计算,不超过五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本例题超过五跨)。
中间跨与边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811781781710,可以按照等跨连续板计算
内力。对于不等跨(跨度相差不超过10)的连续板的支座弯矩,取相邻两跨的较大跨度计
算,也可以取相邻两跨的计算跨度的平均值计算,但对于跨内弯矩,仍按本跨的计算跨度计
算。板的内力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当活载和恒载qg11703123755时,
弯矩系数如下所示
116
116
114
116
116
111
114
116
111
连续板的截面弯矩计算如下表所示。
连续板截面弯矩计算表1
截面
边跨中
第一内支座
中间跨中
中间支座
弯矩系数m
111
114
116
116
弯矩
Mmgql
kNm
2
0
1
14821812
11
441
1
14821812
14
347
4板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
1
1
1482178214821782
16
16
293
293
f板中受力钢筋一般采用Ⅱ级钢筋,所以fy300MPa,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其轴心
抗压强度fc143Nmm2。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如下表所示,表中的ⅠⅠ板带是
指板的边带,ⅡⅡ板带是指板的中带。ⅡⅡ板带在ⅠⅠ板带的基础上下降20,是考虑板
的内拱作用将计算弯矩降低。由于弯矩是取1m板带计算的,因此下表中的b1000mm,
而得到的钢筋就是1m板带内钢筋的计算值。同时考虑到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配筋时采用
各截面钢筋间距相等而直径不同的方法,但是钢筋直径变化不宜超过2个,且钢筋直径至少
相差2mm,以便施工时容易区分。板的配筋可以采用分离式和弯起式两种,弯起式配筋钢
筋锚固好,用钢量少,适用于有振动荷载的情况,施工比较麻烦(目前采用分离式配筋方案
较多)
。
板内钢筋的构造要求主要有:
(1)受力钢筋的间距不超过200mm,也不得小于70mm。当板厚超过150mm时,受力钢
筋的间距不宜超过15h,且不宜大于250mm;
(2)
伸入支座的受力钢筋面积不少于跨中受力钢筋面积的13,且钢筋间距不超过400mm;
多跨连续板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