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不少莺花海,尽饶他、旗亭画壁,双鬟低拜。酒散歌阑仍撒手,万事总归无奈。问昔日、劫灰安在?识得天之真道理,便神仙也被虚空碍。尘世事,复何怪!诗中的男儿气尽显,“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收拾起、断脂零黛。”可见词人内心对男性角色的向往,一切带有女性特质的东西都“收拾掉”用遥远天外的“银河水”去“洗”掉“女儿态”,都是词人对女儿身的不喜欢,甚至是可言为厌恶,她希望改变。男儿豪气、力量的一面,“拔长剑,倚天外”是她所追求的,去“打破乾坤”,这里要打破的不仅是“乾坤”,更多的是当时封建的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所以吴藻希望洗去“女儿态”化身为“男儿”去打破这个压抑的社会,让女性可以得到自由和幸福。吴藻男儿志气词中的豪气一面,可以看做是苏辛豪放词的发展,不同于真男儿,她只是把女性最内心的感受豪爽地表达出来。她的这一男儿气除了“洗女儿态”希望做一个“男儿”外,还进一步地把爱国情感也寄托于词中,例如《满江红》:半壁江山,浑不似、莺花故业。叹回首,萧条野寺,凄凉落月。乡国风烟何处认,桥亭卜卦谁人知?记孤城、只手挽银河,心如铁。才赋罢,无家别早殉此,余生节。尽年年茶坂,杜鹃啼血。三尺焦铜遗古调,一黄土埋忠穴。想哀弦、泉底瘦蛟蟠,苔花热。虽然此诗是写谢枋得的英雄爱国之气,但词人如果没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英雄崇拜之情定不会写得如此深刻,感人。一个男儿,如果没有保家护国的意识,那么在吴藻心中他不算是真正的男儿,“一黄土埋忠穴”写得悲怆感人至深。报效家国,金戈铁马,也许这样的生活才能弥补身为女儿身吴藻的无奈生活,铁男儿们是有豪情由抱负的,不像女性仍然只能作为男性的附属品一样。没有自己的抱负和理想,现实也不允许她们有除了“三从四德”之外的更多思想,但吴藻厌恶这样的生活,她向往的是像豪气四方的真男儿那样生活着。所以她想着,她写着,把自己的男儿意识尽情地表达抒发,如《忆江南》中“……东阁引杯看宝剑,西园联袂控花骢。儿女亦英雄。”“看宝剑”和“控花骢”都是男性的吴藻想做的事,这里的“儿女亦英雄”是“女儿亦英雄”,这句可谓是词人最内心的感受和慨叹,不凡的思想情感从此体现。三、出世吴藻吴藻所处的道光年间,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觉醒,而吴藻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开始思考的,联系她所苦闷的婚姻不幸,认识到她女子身份地位是早成不幸婚姻的主要原因,并发出“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