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随意将数据包放到不同的队列中并指定发送端口。
f20152016年《宽带通信网络》课程综述报告
图1RMT模型
除了提出的RMT模型,还有另外一种能让使硬件相对实现灵活转发能力的技术:FlowAdapter。它主要运用了互联网分层处理问题的思想,将路由器的功能面也进行了分层处理。该技术将交换机分为三层上层是可以实时匹配更新的软件层面,底层则是相对固定的硬件处理中心,所以很容易就能猜到中层是连接两个业务层的纽带。中层将上层软件层下达的转发规则和命令传输给底层硬件层执行,所以就兼顾了硬件转发效率高和软件操作转发灵活的优势。
在控制层主要的依赖器件就是控制器,控制器在整个网络中面向用户和开发人员,可以使用户能便捷迅速的管理网络和进行数据转发收集,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的提升。文献1主要介绍了两种改进控制器的方法:一种是采用多线程的控制模式另一种是通过增加分布式控制器数量实现扁平式和层次式控制模式。然后介绍了主流接口语言的研究发展实现控制语言抽象。最后深入分析了控制器的一致性、可用性和容错性等特性。
文献2和文献3的主要着重点是论述介绍了实现SDN该技术所要具备的主体技术构成。谈到SDN就一定会提起Ope
Flow技术,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斯坦福大学Clea
Slate研究组关于网络安全与管理的Etha
e项目。Ope
Flow协议现在已经发展成最主要的SDN数据控制层协议。基于Ope
Flow的交换机主要是有三部分组成:流表、安全信道以及Ope
Flow协议。涉及SDN南向接口的Ope
Flow技术协议仍在不断完善中。因为基于Ope
Flow的网络具有可编程的特性,所以人们将SDN于Ope
Flow相结合。在SDN的框架中Ope
Flow协议的主要作用是连接数据层与控制层。在SDN框架图(图2所示)中,基础设施层、控制层与应用层的分工很明确,Ope
Flow的南向接口作用也很清晰。中间的控制层集中维护网络状态并通过南向接口控制和数据平面接口如Ope
Flow获取底层基础设施信息同时为应用层提供可扩展的北向接口。目前ONF仍在制定和完善南向接口Ope
Flow协议面向应用的可编程北向接口仍处在需求讨论阶段。应用层根据网络不同的应用需求调用控制层的北向接口实现不同功能的应用程序。通过这种软件模式网络管理者能够通过动态的SDN应用程序来配置、管理和优化底层的网络资源
f20152016年《宽带通信网络》课程综述报告
从而实现灵活、可控的网络这也是SDN开放性和可编程性最重要的体现。
图2SDN框架
同时文献23在预测SDN热门发展方向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尚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