屑d、空气介质
83切削加工时,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B)
A刀具材料B进给量C切削深度D工件材料
84磨削表层裂纹是由于表面层(A)的结果。
A残余应力作用B氧化C材料成分不匀D产生回火
85纵车外圆时,不消耗功率但影响工件精度的切削分力是(B)
A进给力B背向力C主切削力D总切削力
86前刀面上出现积屑瘤对(D)有利。
A精加工B半精加工C光整加工D粗加工
87钻削时切削热传出的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B)
第3页共22页
fA刀具B工件C切屑D空气介质
程,称为(D)
95工件受热均匀变形时,热变形使工件产生的误差是(A)
A走刀
B工步
C工位
D工
A尺寸误差B形状误差C位置误差D尺寸和形状误
序
差
97提高低碳钢的硬度,改善其切削加工性,常采用(B)
88为消除一般机床主轴箱体铸件的内应力,应采用(C)
A退火
B正火
C回火
D淬火
A正火B调质C时效D表面热处理
98大批大量生产中,对于组成环数少装配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常采
89定位误差主要发生在按(B)加工一批工件过程中。
取(B)
A试切法B调整法C定尺寸刀具法D轨动法
A完全互换法
B分组装配法
C调整法
D大
90尺寸链的其它组成环不变,某一减环的增大,使封闭环(B)
数互换法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可
99当精加工表面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时,选择定位精基准的原则
大可小
是(D)
91车削一批工件的外圆时,先粗车一批工件,再对这批工件半精车,A基准重合
B基准统一
C互为基准
D自
上述工艺过程应划分为(A)
为基准
A二道工序
B一道工序
C二个工
100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
步
D一个工步
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采用的加工方案为(C)
92形状复杂的零件毛坯(如壳体)应选用(A)
(A)粗车-精车-磨削
(B)粗铣-精铣
A铸件
B锻件
C型材
D焊件
(C)粗车-精车超精车
(D)粗磨精磨
93粗基准选择时,若要保证某重要表面余量均匀,则应选择(B)
101加工铸铁时,产生表面粗糙度主要原因是残留面等因素引起
A余量小的表面
B该重要表面
C半精加工之
的。(D)
后
D任意
(A)塑性变形
(B)塑性变形和积屑瘤
94工件的调质处理一般应安排在(B)
(C)积屑瘤
(D)切屑崩碎
A粗加工前
B粗加工与半精加工之间
C精加工之
151在车削细长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