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WwYy的个体自交,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后代可表示为:9W_Y_∶3wwY_∶3W_yy∶1wwyy,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所以W_Y_和W_yy个体都表现为白色,占1216;wwY_个体表现为黄色,占316;wwyy个体表现为绿色,占116。5.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A.1∶31∶2∶1和3∶1B.3∶14∶1和1∶3C.1∶2∶14∶1和3∶1D.3∶13∶1和1∶4解析:选A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9∶7、9∶6∶1、和15∶1,说明F1产生四种雌配子和四种雄配子,F1为双杂合子,F1的测交后代出现四种比例相同的基因型。当F2的分离比为9∶7时,即只出现双显性与其他性状之比,那么测交只出现两种性状比为1∶3;F2的分离比为9∶6∶1,说明出现三种性状,测交后代中双显,两个一显一隐、双隐比例为1∶2∶1;F2的分离比为15∶1,则只出现双隐与其他类型,比例为3∶1。6.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解析:选D甲植株与乙植株的杂交属于测交类型,且甲又是杂合子,所以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1∶1∶1∶1;甲、丙植株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1∶1;
2
f111Aabb自交的结果是:AAbb、Aabb、aabb,比例为1∶2∶1;正常情况下,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424数第一次分裂后期。7.2014南通模拟玉米籽粒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下图。基因M、N和P及它们的等位基因依次分布在第9、10、5号染色体上。现有一红色籽粒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
A.MMNNPPC.MmNNpp
B.MmN
PPD.MmN
pp
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红色籽粒植株无P基因,因此其后代也没有P基因,排除A、B选项;若红色籽粒植株基因型为MmN
pp,则自交后代籽粒红色∶白色应为9∶7,若红色籽粒植株基因型为MmNNpp,则自交后代籽粒红色∶白色符合3∶1。8.已知玉米的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图所示,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DDSS×DDSsC.DdSs×DDSs
B.DdSs×DdSsD.DdSS×DDSs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