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有感王立国
在学校领导的倡议下,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都从一个问题入手,然后阐述科学合理的方法,其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读了这样一本书,使我的教育理念有了质的飞跃!
读着一篇篇文章,一条条建议,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我们面前,在与我们进行着对话,他循循善诱,给我们排解烦恼、指点迷津,使我们对一些问题和工作中的困惑变得清晰起来,有的甚至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们以帮助,让我们充满信心。
这本书可以说篇篇精华,条条实用,值得和大家分享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今天的分享从何谈起呢?我想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有关教师的教育素养的问题”谈起吧,一、教师教育素养的构成1“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
f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进行这种准备,“应当在你所教的
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教师对课堂上所教的学科的起码知识了解得异常透彻,以致在课堂上,处于他们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所教的内容本身,而是学生,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是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这样的教与学,效果岂能不好2“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教师只有在自己整个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心理学,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他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要懂得研究各种儿童方法,就要求教师要多观察,善于思考,潜心的研究心理学。只有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发现问题,解决矛盾,近而影响和教育学生。所以,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
在第38条《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倡教师在开始教班前,就要收集自己未来学生的名单,熟悉他们的父母,带领他们到思维的源泉即自然界里去旅行几次,对他们的思维进行研究。“只有在这个条件下,
f才能对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有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