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监测患者心率、节律变化等生命体征参数变化,为病情诊断及治疗提供信息支持。二、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2.评估患者胸部皮肤状况。3.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4.评估患者周围环境、有无电磁波干扰。三、物品准备1心电监护仪包括监护导联线;2电极35个;375%乙醇;4棉签;5纱布;6弯盘;7治疗卡;8根据需要携带监测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的导联线。四、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呼唤患者,核对床头卡及手腕带),评估患者。3.洗手,戴口罩。检查监测仪功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5.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6.连接电源线,然后打开监护仪开关。7.暴露患者胸部皮肤,酌情关门窗备屏风。选择电极放置的位置:红色F置于左锁骨中线45肋间,黑色L置于左锁骨中线中点下缘或胸骨左缘第2肋间,白色R置于右锁骨中线中点下缘或胸骨右缘第2肋间。8.清洁患者皮肤,一般用75%乙醇棉签清洁,纱布擦干,必要时在电极安放处剃除体毛,保证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9.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测仪导联线上,按照监测仪标识要求,粘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
39
避开伤口,必要时应当避开除颤部位。10.按键调节导联、振幅,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相应合理的报警界限,但不能关闭报警声音,必要时走纸记录心电图情况。11.如需同时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将监测模块或导联线插入多功能监护仪上即可作相应监测。12.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13.根据病情行相关知识宣教。14.清理用物。15.洗手,取口罩,记录。16.操作速度:完成时间20分钟以内。五、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心电监测的目的及配合事项,取得合作。2.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3.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如有痒痛感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六、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带有起搏器的患者要区别正常心
f率与起搏心率。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5.放置电极片时应避开伤口、瘢痕、中心静脉插管、起搏器及电除颤时电极板的位置。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