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到会讲能写,堪做表率。关于练笔,叶圣陶先生生前就极为提倡。他说“教师善读善写,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遵照叶老的教诲,我平时颇注重练笔,除了坚持记日记、写“下水作文”外,还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写消息、通讯、随感及教材探析、教法探讨等论文,甚至直接参加省、市、县教育系统的有关征文竞赛。比如,我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假如我是一名学生》的下水作文竞赛并且获得了好成绩。我自知这样坚持,既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情感交流作用,还能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信任感、亲切感。而学生一旦喜欢上自己的老师,也就自然而然地爱上老师所教的学科。三、改进写作教学方法,多方面激发学生兴趣1.先“引”,再“扶”,后“脱”鲁迅先生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在写作教学中我觉得要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探索掌握写作技巧,方法尽管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是花大力气教好范
3
f文,让学生从中领略名家作品的魅力,体味其中的诀窍,以形成写作冲动。比如教记叙文,则不但要弄清文章的主题,应用材料,顺序安排,如何开头结尾、运用细节描写,有何写作特色;还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其中意图是什么等,每篇各有侧重,渐成序列,从中让同学们探索写文章的规律,这是“引”。第二步不要急于让学生动笔,而要给他们以一定时间进行说文练习,教师尽可能听,必要时才作适当点拨。可选择性地先看他们的作文初稿,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提出相应的意见,让他们自行对照修改,这是“扶”。瓜落蒂熟,水到渠成。在学生模仿较为熟练的基础上,教师应逐步扩大自己命题、自由作文,以引导他们“摆脱”范文的套路,求异出新,这是“脱”。这样先“引”再“扶”后“脱”、、,既能持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能写出较生动、新颖的文章。2.师生合作,增进交流写作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只有两者相互结合,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最大的收效。故而对于作文本批发我也尽量做到师生合作,增进信息交流。我经常采用的是教师统批与学生自批相结合的办法。每学期总要选出一二个单元的作文让学生自批。而且尽可能“同桌对批、四人调批、组内统批、全班交流”等不同形式。事先准备工作也做得较细:先由教师抽阅上中下三类较为典型的作文,进行示范性评议,然后议好批改的具体条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