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能记住:联系的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2、会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3、会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重点与难点】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3系统优化方法。【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本课内容,阅读复习资料第227230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原理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3、2014年高考要重点关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预习案】
一、考点知识梳理(回扣教材,夯实基础)通读课本,结合复习材料第227230页的相关内容,理解记忆,思考内化,标注疑问,知识成串。二、问题导学(根据课本及自己的理解独立完成)
3、请在下面表格空白处填写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有关知识基本观点根本观点分歧的三个方面根本分歧唯物辩①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证法②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③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形而上学4全面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的内涵。(细读复习资料P228229易错点拨、知识拓展)三、温馨提示1注意联系普遍性与条件性的区别,不能把事物与周围的事物之间存在的有条件的联系理解为无条件的联系。2注意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间理论范围的不同,防止答非所问。3对于人在客观联系面前的能动性,不可片面夸大,也不可人为缩小。
第1页共4页
f四、基础自测1、2006年以来全球有数十亿蜂群死亡,严重威胁到农作物的收成。研究发现,导致蜂群大量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为增产而滥用杀虫剂是主要原因。从联系的观点看,上述事例表明①事物的联系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人的实践活动不能改变事物原有的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④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要以尊重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前提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2013全国大纲卷32)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许多国家通过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从唯物辩证法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①是客观的,因而与人无关②是必然的,不可改变③是具体的,因时因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