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中,决定工艺水平的主要依据是A。
(A)生产性质厂经济条件
(B)工人技术水平
(C)生产设备
(D)工
40对生产中发现的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应D。
(A)进行修复
(B)报废
(C)作为次品降低使用级别
(D)具体分析,分别对待
41焊接工艺评定的对象是D。
(A)焊缝焊接接头
(B)热影响区
(C)焊缝及熔合区
(D)
42
对接焊缝的焊趾处,应力集中系数可达16,所以国家有关标准中规定焊
缝余高应在A之间,不得超出。
(A)0~3mm1~4mm
(B)0~4mm
(C)0~5mm
(D)
f43低碳钢焊缝二次结晶后的组织是B。
(A)奥氏体加铁素体
(B)铁素体加珠光体
(C)渗碳体加珠光体
(D)奥氏体加珠光体
44丁字接头根据载荷的形式和相对于焊缝的位置,分成载荷A于焊缝的丁字接头和弯矩垂直于板面的丁字接头。
20088140048回复61150763楼
(A)平行
(B)垂直
(C)交叉
(D)相错
45扩散焊是属于B。
(A)熔焊方法液相过渡焊
(B)压焊方法
(C)熔焊一钎焊方法
(D)
46异种钢焊接时,选择工艺参数主要考虑的原则是A。
(A)减小熔合比接成本低
(B)增大熔合比
(C)焊接效率高
(D)焊
47奥氏体不锈钢与珠光体耐热钢焊接时,在A上会形成脱碳区。
(A)熔合区的珠光体母材
(B)熔合区的奥区体母材
(C)焊缝中心
(D)回火区
48奥氏体不锈钢与珠光体耐热钢焊接时,过渡层的宽度决定于所用的B。
f(A)焊条规格直径焊接电流
(B)焊条类型
(C)焊后热处理
(D)
49奥氏体不锈钢与铁素体钢焊接时,易出现的问题是B。
(A)焊缝熔合线低温冲击韧性值升高性值下降
(B)焊缝熔合线低温冲击韧
(C)焊缝热影响区冲击韧性升高
(D)产生气孔
50奥氏体不锈钢与铁素体钢焊接时,焊后应进行的热处理方法是C。
(A)低温回火火
(B)中温回火
(C)高温回火
(D)正
51采用结构钢焊条焊接不锈复合钢板基层钢时,焊缝金属熔化了部分复层不锈钢板所以焊缝金属B。
(A)硬度下降倾向少
(B)脆性提高
(C)塑性提高
(D)裂纺
52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1Cr18Ni9Ti与Q235~B不锈复合钢板的过渡层应选用的焊条型号为B。
(A)E3203(B)E1~23~13~15(C)E0~19~10NB~16(D)E0~19~10~16
53珠光体耐热钢与低碳钢焊接时,采用低碳钢焊接材料,焊后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焊接接头具有较高的A。
(A)冲击韧性性
(B)强度
(C)硬度
(D)耐腐蚀
f54珠光体耐热钢与低合金结构钢焊接接头的性能,焊接时采用较小的焊接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