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技能指通过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8.钻研教材从具体的展开程序来讲,分为、、三个阶段。9.教材的编写由“教程式”向发展,这是当代教材发展的新动向。10.德育模式包括、、。1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的含义是具有人的,具有,具有。12.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关系。13.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了培养的教育目的。14.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15.课时教学方案的格式可分为、、三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2.为了使会谈富有成效,辅导教师应掌握哪些专门技术3.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阶段是什么4.简述学生所应履行的义务。5.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f6.如何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任校长的帕夫雷学校,发生了一件事,一年级新生格里沙,由于母亲工作忙,开学第一天来上课时,耳朵没有洗干净。女老师发现格里沙的耳朵很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学生要爱清洁讲卫生。在这以后,每当上这位女老师的课时,格里沙就感到似乎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的耳朵,让他抬不起头来。这种反常的心理妨碍了他集中精力听课,所以对女老师所教的算术和阅读课,格里沙都学得很差,女老师对自己的教育措施所产生的后果却丝毫没有察觉。她不了解格里沙的痛苦,反而把学习不好的原因归罪于他上课思想不集中、不肯用功,并多次进行指责。这一切更加重了孩子的思想负担。格里沙流着眼泪向母亲倾诉了自己全部的痛苦。母亲向学校要求调换班级。学校领导在了解事实真相后,同意将格里沙调到其他班级。后来,格里沙到五、六年级时,在数学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才能。问题:结合案例谈谈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
2.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虽经多次变化,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培养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的观点一直没有变,请你根据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来分析这种现象。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