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詹天佑》第二课时学案
一、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的哪几件事。2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詹天佑的“杰出”、“爱国”分别体现在哪里?3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学习过程1继续搜集有关詹天佑的生平事迹的资料,使用手机拍照或录像,分享给全班同学。2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3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詹天佑的“爱国”、“杰出”?朗读课文有关语句。4品读课文第4自然段。(一)詹天佑为什么要勘测线路?詹天佑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分别表现了詹天佑的什么精神?(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①这段话的第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②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到詹天佑接受任命义无反顾地要修筑好京张铁路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用“”画出)③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能体会到詹天佑的什么精神?(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f(2)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①“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为什么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工程工作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②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勘测、绘画、计算等都要精确、严密,决不能含糊、马虎,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也是詹天佑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之下完成艰巨任务的重要基础。)5品读课文第5、6自然段。(1)研究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进一步体会“杰出”的智慧和爱国精神。(2)根据课文内容给居庸关、八达岭画一张施工图,用箭头表示;说说火车是怎样爬坡的?(3)既然中部凿井法能够缩短工期,为何不用在居庸关?同样是隧道,两处两种施工方法,这说明了什么?(居庸关隧道的长度是八达岭隧道的三倍。)(说明詹天佑是一个拥有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人。)6品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1)当初外国人是怎样嘲笑我们的?詹天佑怎样用行动回击他们的?(2)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人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句和课文哪个部分照应?(课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