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地区。师:这三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三地区气温、降水、地形和土壤,进而说明人类文明发祥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生:讨论后七嘴八舌回答,都位于北半球温带的南部、亚热带和热带的北部,也就是既没有过于寒冷的地区,也没有过于炎热的地区;从降水来看没有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区,也没有极度湿润的雨林地区;从地形来看都位于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上,而且土壤肥沃。师:这一切都是巧合吗?说明了什么?生:不是,说明人类的文明同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材料: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所搜集的亚洲不同国家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情资料。教师引导学生看待不同文化的共存问题:每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有其特点和存在价值。理解和尊重其他地域文化是实现同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基础,也是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速对外开放的要求。师:播放印度建国前经济状况的影视素材:印度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独立前经济贫困,工业落后,基础薄弱,这样就给建国后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困难。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师生小结:历史条件。师:播放新加坡、韩国、中国经济发展的影视素材: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尤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师生小结:社会条件。师:教师播放波斯湾沿岸国家石油生产和出口的影视素材: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国家,工农业生产不发达,却成为亚洲较富裕的国家,为什么?生:因为那里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它成为较富裕的国家。教师提问: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师生小结:自然条件。师: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条件影响的,各国
f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并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环境来确定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亚洲,少数国家是发达
国家,如日本;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
大。
师: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完成P15活动1。
生:讨论后回答(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的国家是日本、新加坡、以色
列,低于500美元的国家有印度、蒙古、孟加拉国、越南、尼泊尔。(2)日本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