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学时学分:724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全校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开课教研室:计算机公共课程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属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第一层次的课程。2.课程任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计算机各领域概念和知识层面的内容,以及大学生必不可少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技能,同时兼顾介绍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在教学中,要照顾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而且要让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包括理论课和上机课。本课程理论课时为:36学时。本课程上机课时为:36学时。考核形式闭卷、上机考试。上机考试题的总分为100分。本科生成绩比例为:平时成绩10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70;专科生成绩比例为: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综合评定。
三、课程教学内容
1
f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按照以下几个部分组织:(一)计算机系统基础1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2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2)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3)计算机各基本部件的功能与主要技术指标※4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5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与存储方式※6.信息安全(二)操作系统基础1操作系统的发展及分类2操作系统的主要管理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接口管理)※3文件、目录与路径的概念※4Wi
dows操作系统界面及基本操作※5利用Wi
dows进行文件管理、程序管理、磁盘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6其它几种常用操作系统简介(包括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三)Word文字处理软件1Word工作界面及基本操作2文字的录入和编辑※3文档的格式设置和排版※4表格的制作和处理※5对文档进行图文混排6打印输出及其它功能(四)Excel电子表格软件
2
f1Excel工作界面及基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