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五年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教学重难点:⒈理解诗意,积累古诗。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词典、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与这首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古往今来,有多少在外漂泊的思念家乡的游子啊,把思乡的情绪托付给空中的明月。在王维的眼中,乡愁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独;在李白的笔下,乡愁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牵挂,那么,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著岳晓明
f名诗篇《泊船瓜洲》。请同学们翻开书读读(大声朗读,读通顺;默读,查资料,初步感受。)找生说说读后的第一感受。二、初读感知(一)学生初读诗文,查资料。(二)交流:1.初读,读准字音。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音:一水间(jià
)数(shù)重(chó
g)山照我还(huá
)2.再读,理解诗意。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1)解决前三个读音理解第一句。借助简笔画理解。(2)解决第四个读音理解第二句。引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进行理解。(明月下,遥望家乡,自然想回家:“huá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三、感受思乡情。(一)诗人的思乡情是通过哪个词或哪句诗文表露出来的?词:直接“还”;间接“明月”,“又”。诗文:“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二)诗人思念家乡的什么呀?⒈思乡景
f(1)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通过这句诗描绘的应该是江南的美景吧。王安石写诗每个字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你知道诗中哪个字是王安石反复推敲才决定用它的吗?“绿”。美丽的江南诗人通过一个字就一览无余的透露出来。“绿”是吹绿的意思。这个字诗人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刚开始用的并不是“绿”字,他先后改动了十多次,最后选定了“绿”字。猜猜他曾用过哪些字?(到、过、入、满……)把这些字填进去读读,与“绿”字比一比,“绿”字好在什么地方?这一“绿”,就“绿”了江南岸,“绿”就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苏轼描写江南的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一“绿”,就让人浮想联翩,这“绿”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