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然不同。
话题回到周朴园身上,当他弄清楚来在身边的女人即是当年的侍萍时,立即表现出警惕和冷酷。便是这个社会悲剧的所在。
这里的矛盾不是感情自身的矛盾,而是感情与思想的矛盾。他的感情是怀旧的,思想是现实的;感情还在梦里,可思想却在现实里;感情是真实的,思想却是复杂的。所以,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真实的,忏悔是认真的,但他这么多年在社会上的打滚,使得他的思想已按照那种商场的规则来思考任何事与任何人,他直觉地认为侍萍此番来是有目的
f的,出于对自己的这种自卫,他马上就变脸了,换上了专职资本家谈判的面具,
我们最终还是可以把悲剧根源归于社会,正是周朴园骨子里已渗满了当时资本家的特性,也使得他在处理家庭关系上也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明白人与人应相互尊重,包括家人。
而通过与鲁大海的对峙,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狠毒凶残的资本家,作者通过鲁大海之口,揭露了周朴园血淋淋的发迹史: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他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多个工人,进而将每个工人的抚恤金中扣去300块钱。只要能弄钱,他什么都做得出来。
周朴园处理罢工的手段,一方面表明他是有魄力、有政治眼光的企业家,因为他看出来鲁大海“这个人有背景”,便利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使矿山得以复工;另一方面也表明他敌视工人运动,无视工人要求的反动性。而周朴园是知道鲁大海就是自己孩子,依然这样的冷酷无情,只能说明在周朴园为自己的资产而奋斗的时候,他明白这种多余的情感,会酿成多大的后果。
周朴园他是具有民族资本家的两面性质的,他的性格有正面和反面,有其复杂性、矛盾性,决不是时代的先进分子或理想人物。但却正是那个时代最普通的人。正是这种普通,让人感到害怕。正是这种普通,才是这个社会可以塑造的。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