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一)幼儿成了离婚的牺牲品
一位著名的婚姻家庭问题专家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婚姻家庭基本是比较稳定的。随着婚姻法的深入实施,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不断更新,同时就业、收入、生活上的保障使人们由关心自我价值的实现。新一轮汹涌而来的离婚浪潮已是不争的事实。它告诉我们:传统社会家庭关系稳定和现代社会的家庭关系动荡不安是一个跨文化普遍的规律。它与居住环境、家庭亲属关系、人们交往方式和观念变化等因素有关。由于人口素质所限,中国大多数人婚姻质量不高,同时大多数人的离婚观念还有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非理性色彩,但从其主流而言,是健康、进步、合理的,是转型期人们日益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现实反映。越来越多的人以离婚来解除过去难以解除的失败婚姻;越来越多的当事人或旁观者把离婚当作好事看待。虽然离婚过程中有许多痛苦和伤害,尤其是无辜的孩子。我们能够做的只是设法减轻这些伤害,却不能扭转这一总趋势。
离婚家庭对孩子教育产生了各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双方相互推卸,结果谁也不管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连孩子上不上学都不加理睬,结果造成了孩子成绩直线下降,甚至误入歧途;有一方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力不从心,无能为力;一些离异方为下岗职工者,多属这一类;还有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无法管教子女。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早出晚归,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待问题严重时才恍然大悟;有的家长管教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特别是男方性情粗暴,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不服教育,形成逆反心理。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二)“隔代教养”让祖辈对孙辈过度的溺爱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与祖辈对孙辈的代教育是我国儿童家庭教育的两种主要的形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现代,一方面,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工作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事业、进修跟照顾子女在争夺时间;另一方面,学校素质教育进入怪圈,在一片“减负”的口号声下学生负担却日趋加重,学校对家长布置的要求也愈来愈多。亲子教育面临挑战,祖辈的介入成为必然。
f祖辈家长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历程中形成的价值观、教育观,相对说比较保守和传统,思维的模式容易固执而缺少变通;与年轻的父母相比,祖辈家长的活动、交往的范围比较有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