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三跨
180
18
15
15
15
32
2
f15
18
15
15
15
50
130
180
18
12
15
12
30
15
18
15
15
15
38
155
180
18
12
15
12
22
15
20
15
15
15
43
105
三步
180
18
12
15
12
24
三跨
15
18
15
15
12
30
130
180
18
12
15
12
17
注:1、表中所示222×035kNm2,包括下列荷载:22kNm2为二层装修作业层
施工荷载标准值;2×035kNm2为二层作业层脚手板自重荷载标准值。
2、作业层横向水平杆间距,应按不大于la2设置。
3、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风压Wo04kNm2。
9、增加了悬挑脚手架挑梁结构及其锚固的构造和计算内容。10、补充了与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相关的内容。包括结构体系、构造要求、荷载取值、设计计算等。规范中将此类支架体系划分
为满堂脚手架(顶部荷载通过纵、横向水平杆传至立杆)和满堂支撑
架(顶部荷载通过立杆顶端的可调顶撑传至立杆)二种体系。满堂支
撑架根据剪刀撑的间距(5m)细分为普通型满堂支撑架和加强型满堂支撑架。
三、双排脚手架的结构性能及其规范修订内容
1、双排脚手架的结构性能在作用极限荷载时,双排脚手架结构的可能破坏形式是以连墙件
为反弯点的脚手架平面外大波整体失稳或脚手架较大步距间立杆段
的局部弯曲失稳二种形式。通常情况下,脚手架的破坏表现为前一种
形式,其承载力由平面外大波整体失稳时的承载力值确定。如果脚手
架的步距过大(超过二米),立杆段的局部稳定承载力可能低于架体
整体失稳时的承载力。这种情况通常由在构造上减小步距的方法来避
免。
影响脚手架结构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跨距和排距、连墙件的布置
方式和间距,立杆的截面面积和步距。
3
f2、双排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公式
立杆稳定性计算是脚手架计算的主要内容。由于扣件的偏心距很
小,脚手架有一定高度,其底部立杆接近轴心受力构件,计算时视为
轴心受压构件。以不组合风荷载为例,规范中脚手架立杆稳定性的计
算公式为:
N
A
f
;式中:N脚手架立杆的轴力设计值;A脚手
架立杆的截面面积,f钢材的设计强度值。轴心受压构件的
整体稳定系数,由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换算长细比λ0查表或
由公式:
732020确定;0
l0i
,l0kmh,其中:k计算长度附
加系数,m考虑整体稳定因素的计算长度系数,它们可以通过规范
查得。h立杆的步距。根据以上公式,可以验算计算部位立杆的稳
定性。
在钢结构设计规范中,轴心压杆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可以由公
式:NAf计算。式中:轴心受压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