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结核病的社区防治
作者:李亮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12期
李亮主任医师2003年至今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工作。现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秘书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办公室主任、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秘书长、耐药结核病讲师。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精通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对骨关节结核的诊治富于经验熟悉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及基层防治工作程序。近年来致力于耐药结核病的控制工作参与国家耐药结核病防治政策的制定及项目设计、实施。先后发表核心期刊文章30余篇主持国家课题近10项。
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科赫发表了一项震惊世界的研究结核病是由结核菌引起的。这是人们重新认识结核病的开始意味着同结核病的斗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为了纪念科赫的历史功绩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4日作为“世界结核病防治日”。
时至今日肺结核病仍然是全球最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13人口已被结核菌感染每年新出现结核病人约800万死亡约200万。这意味着每年全球接近1人口感染结核每1秒新出现1名结核病人每15秒有1人死于结核。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估算全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1万每年新出现传染性结核病人近200万死亡约13万居全球第2位。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口、结核病合并艾滋病、耐药结核病等问题的出现使得结核病的防治面临更大的挑战。
社区是我国最基本的社会组成成分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推进以及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继续深入社区在结核病防治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
结核病的社区防治职能
结核病人早期发现早期发现传染性结核病人是预防结核病的最重要环节之一。结核病人从出现症状就诊到被确诊一般都要经历一段时间。这一时间越短就意味着传染性结核病人发现越早其对健康人的传播程度就越低对社会的威胁就越小。尽管目前我国诊断结核病的基本单位为县级但是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病人就诊的重心将下移未来我国结核病诊治的基本机构将很可能转变为社区医疗机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另一方面流动人口问题对社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据北京市的资料近年来北京市新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中流动人口的病人数量已经占到全市病人的50而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增加。这些流动人口病人大部分在社区工作与生活。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不但影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