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一、前言
美国页岩气革命对国际天然气市场及世界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世界主要资源国都加大了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十二五”期间,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北美洲之外第一个实现规模化商业开发的国家,为“十三五”产业化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的推动能源供给革命、消费革命、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指示精神,为加快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满足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绿色低碳环境建设的需求,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为指导性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20年,展望到2030年。
二、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我国页岩气资源总体比较丰富,通过“十二五”攻关和探索,南方海相页岩气资源基本落实,并实现规模开发;页岩气开发关键技术基本突破,工程装备初步实现国产化;页岩气矿权管理、对外合作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取得重要经验。总体上,我国页岩气产业起步良好,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
1、资源评价
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取得重要进展,圈定10余个有利目标区,并不断在新区新层系中取得重要发现,基本查明南方下古生界地层是近期我国页岩气开发主力层系,为进一步拓展商业性勘探奠定了基础。根据2015年国土资源部资源评价最新结果,全国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218万亿立方米,其中海相130万亿立方米、海陆过渡相51万亿立方米、陆相37万亿立方米。
2、勘探开发
全国共设置页岩气探矿权44个,面积144万平方千米。通过近年勘探开发实践,四川盆地及周缘大批页岩气井在志留系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地层勘探获得工
f业气流,证实了良好的资源及开发潜力;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陆相页岩地层也勘探获气。2012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批准设立了长宁威远、昭通、涪陵等3个国家级海相页岩气示范区和延安陆相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集中开展页岩气技术攻关、生产实践和体制创新。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积极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大力开展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取得焦页1井等一批页岩气重大发现井,率先在涪陵、长宁威远和昭通等国家级示范区内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商业开发。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5441亿立方米,2015年全国页岩气产量45亿立方米。
3、科技攻关
国家加大页岩气科技攻关支持力度,设立了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在“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