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动态
一、种群密度
1、种群大小:一个种群全体数目的多少。
2、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的种群数量,通常以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个体数目或种群生物量表示。
粗密度:指单位空间内的生物个体数(或生物量)
。
生态密度:指单位栖息空间(种群实际上占有的有用的面积或空间)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
生态密度常大于粗密度。
绝对密度:指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际个体数
相对密度:表示个体数量多少的相对指标。
植被的相对密度盖度:植物地上器官在地上的投影面积与一定土地面积之比()
。
二、种群统计
种群统计的基本指标:
初级种群参数:出生率(最大出生率和实际出生率)
;死亡率(最低死亡率和实际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次级种群参数:年龄、时期结构;性别比;种群增长率
1、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种群生殖状况的指标,是种群增加的固有能力,泛指任何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能力,包括分裂、出芽、
结籽、孵化、产仔等,以单位时间每个个体的新生个体数表示(特定出生率)
。
最大出生率(绝对或生理出生率)
:在理想条件下(即无任何生态限制因子,繁殖只受生理因素所限制)产生新个
体在理论上最大数量,对某个特定种群,它是一个常数。
实际出生率或生态出生率:种群在某个真实的或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增长,随种群的组成、大小和物理环境条件而
变化的。
(2)死亡率:描述种群个体死亡的速率,用种群中每年每千个个体的死亡数表示
最低死亡率: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种群中的个体都是因年老而死亡,即动物都活到了生理寿命后才死亡的情况。
实际死亡率生态死亡率:在特定条件下丧失的个体数,它同生态出生率一样,不是常数,而是随着种群状况和环
境条件而改变的。
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
(1)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
种群年龄结构的表示方法年龄锥体图(或年龄金字塔)
年龄锥体图: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上倒下配置而成的图,横柱的高低表示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或百分比。
增长型种群: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有大量幼体,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
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稳定型种群: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增长型和下降型种群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
衰退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2)性别比:种群中雄性与雌性个体数的比例
受精卵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