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但主要是周边眼数量多一些,其他部位炮眼数与布置形式与进口基本相同。据统计,出口拱顶周边眼2425个,中间部位56个(一侧),底部56个(一侧),炮眼总数110左右。
f35周边眼
45掏槽眼
初支结构
隧道中线台架轮廓线掌子面
边墙轮廓线
图5炮眼布置角度图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台车中间大片位置除有底板眼外无其他炮眼。a炮眼间距E目前拱顶、拱腰和起拱线位置的周边眼间距E大体相同,一般控制在4560cm之间(出口间距不超过45cm)。对于层状围岩,抗爆力从起拱线到拱顶逐渐减小,因此在不增加工作量(钻眼数量)的前提下可适当改变周边眼的间距。建议拱顶位置的周边眼间距E适当减少,中下部间距适当增加。至于具体数值可按照5cm为梯度顺序进行试验。增大拱顶位置周边眼布置密度并小药量填装也是控制拱顶超挖和塌方的一个手段。拱顶的辅助眼(拱顶标注13段的眼)间距为15m左右,压炮眼(拱顶标注11段的眼)间距为1215m左右。b最小抵抗线w进出口四洞的最小抵抗线w都只有3035cm左右。特别是拱顶部位由于最小抵抗线的过小,加上辅助眼装药量较大,辅助眼的爆破力可延伸至周边眼外侧,对拱顶围岩扰动较大,而对于水平层状围岩影响更大,拱顶围岩经常出现超挖,严重会出现塌方。建议加大拱顶位置的w值,使w≥E,至于具体数值可按照5cm为梯度逐渐增加进行试验。c掏槽眼布置形式掏槽眼并未采用直眼掏槽形式,而是采用V型掏槽布置。d炮眼深度及钻设角度
f掏槽眼采用455m长钻杆钻设,斜插角度与水平线交60度角左右;底板眼采用5m长钻杆,往下倾斜打入,与水平面夹角为2030°;辅助眼采用445m长钻杆,角度较掏槽眼沿径向逐渐增大;周边眼采用354m长钻杆,沿初支结构以小角度外插打设。
在钻设完毕一个炮眼后不能直接关掉风动凿岩机,而是让钻杆在钻孔里继续旋转,然后旁边工友过来帮忙一起把凿岩机和钻杆拽出来,以防止卡钻,导致钻杆拔不出来。e钻孔直径d
所采用钻机钻头直径为42mm,根据公式dFD42×11462(mm)式中:
D钻头直径:F扩大系数(对于石灰岩,取F108111)炮眼布置面临的难题:受台车影响,施工不方便,致使周边炮眼不能均匀布置,特别是在台车延伸板位置处台上和台下炮眼眼口间距过大,而由于台上凿岩机向下倾斜,其实眼底间距并不大,因为站在台车上部的工人往下倾斜打眼,台车下部的工人往上倾斜打眼。但掘进段中间部位由于未装药又间距相对过大,致使经常出现欠挖。其实,由于台车影响,现在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