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我们对闭合等温线中地形、地势的判定。四“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等温线高低值的比较、判定凸高为低,所谓高低是指等值线的弯曲部位向高值凸出,即每条等值线弯曲的凸出部分指向等值线数值递增的方向,这时弯曲所示部位为低值(相对)区域;凸低为高与凸高为低相反,即每条等值线弯曲的凸出部分指向等值线数值递减的方向,这时弯曲所示部位为高值(相对)区域。如图(四)所示,B点气温高于A、C两点气温。
根据该规律,我们可以确定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比较温度的高低。如图(四)中,图中B点气温高于A、C两点气温,所以B处等温线向低温度一侧弯曲,即等温线中的“凸低为高”的规律。同时,在海陆位置或季节条件之一确定时,也可用该规律来判定海陆或冬、夏等: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明该地区比同纬度其他地区要高(夏季的陆地、冬季的海洋);如果某地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明该地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要低(夏季的海洋、冬季的陆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该规律也可用于判定海陆位置或季节(月份)。另外,在海平面等温线图中,根据该规律可以判定寒、暖流。如图(五):
2
f由图可知,20C等温线凸向16C等温线,根据“凸低为高”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判定该洋流为暖流。五“延伸八方、按向索因”影响等温线因素的判定由于全球海陆位置、地形状况等因素并不单一,因此使等温线在实际上形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分析等温线的延伸方向,我们不难看出影响等温线的主要因素:若等温线的延伸方向与纬线大致平行,说明等温线受纬度(即太阳辐射)的影响显著;若等温线与纬线斜交(或者说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说明受海陆位置影响较大;如果等温线与山地或高原的边缘(或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受地形、地势影响较大。如图(六)中,造成我国山东半岛等温线这种分布趋势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
0
0
在图(七)中,等温线走向特征的描述和原因分析为:西部走向为南北走向,因为西部有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使气温偏低;所以受地形地势的影响,等温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东部走向为东西走向,因为东部为海洋,下垫面性质单一,主要表现为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所以大致与纬线平行。同时,由于受洋流(马尔维纳斯寒流)的影响,近海岸等温线向北弯曲。由此可见,影响等温线走向因素中,有时是一个因素,有时是多个因素。总之,在梳理知识体系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指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整理与总结,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