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从国际环境的变化,自身实力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国家大战略来考虑。从国际环境方面来看,全球化是其主要特征。因此,在制订对外政策时,首先应该从国际环境出发。自上世纪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并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的特点,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与世界上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发展潜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但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大量的劳动密集性和资源密集性产品的出口,仍然是我国目前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据统计,到2005年,我国已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由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去国外发展。如今,中国既是全球化的参与者,也是全球化的推动者和受益者。据统计,经国务院批准的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已经超过100个,中国累计设立海外中资企业8000多家,海外中资机构1900多家,在外从事援建、投资、承包工程、劳务输出、医疗援助等业务的人员达60多万人,分布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①
对外贸易的增加,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增加了我国和他国贸易摩擦,特别是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摩擦的可能。经济竞争是自由竞争,向来讲究公平,但经济利益涉及到一国的根本利益,历来被各国所重视。为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反倾销’,贸易配额,贸易壁垒等手段,纷纷成了各国经济竞争所采用的重要手段。经济方面的困境,只是中国国家利益国际化过程中所遇到困难的一个方面。
①
httppaperpeoplecomc
hqsbhtml20060425co
te
t_5411851htm4
f安全困境则是我国国家利益海外拓展所遇到的另一困境。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口的原料、燃料,出口的商品,大多通过海运来完成。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原料和燃料不足的情况日益加剧,从1993年开始,我国就成了原油净进口国。2005年,我国需要从国外进口1亿吨石油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从中东进口。但目前我国原油进口的运输通道要么控制在他国手中,要么是海盗出没的海域,风险极大,而我国的海军舰队却不能在本国以外的海域为自己的商队护航。原油如此,其他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原料,以及我国的货物出口也是这样。一方面是经济迅速发展以及日益国际化,需要国家能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确实我国的国防力量仅能辐射到周边区域,甚至对周遍某些区域都无法构成有效的威慑,这两者间的差距让我们不得不正视。我国目前正处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