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为作业人员提供必备的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和培训。
207施工企业应结合季节特点,做好作业人员的饮食卫生和防暑降温、防寒保暖、防煤气中毒、防疫等工作。208施工现场必须建立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并应做好检查记录。209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应包括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2010施工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环境保护31防治大气污染311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312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应采用隔离、洒水等措施,并应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完毕。313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314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运输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采取保证车辆清洁的措施。315施工现场的材料和大模板等存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316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场所应采取封闭、降尘措施。317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318施工现场应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应及时清运出场。319城区、旅游景点、疗养区、重点文物保护地及人口密集区的施工现场应使用清洁能源。3110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车辆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的要求。3111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32防治水土污染321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322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323食堂应设置隔油池,并应及时清理。324厕所的化粪池应做抗渗处理。325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并应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通畅。33防治施工噪声污染331施工现场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312524)制定降噪措施,并可由施工企业自行对施工现场的噪声值进行监测和记录。332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应采取降低噪声措施。333对因生产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需要,确需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施工的,施工前建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