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改革。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二、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是一个全新的表述。不同于过去“法律体系”或“法制体系”的提法,这次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概念,而且还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五个子体系,即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五位一体的布局。法律规范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解决的是有法可依的问题,是实现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因此,法治实施体系对于法治有着决定性作用;法治监督体系是法治的关键,监督是良药、监督是责任,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没有严密的监督体系不行;法治保障体系,顾名思义是起保障法治实施作用的,而保障法治实施要有法治人才队伍的支撑、要有一系列机制的运行、要有社会成员的法治理念和营造法治文化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在中共十五大时第一次出现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提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法治国家”的“中国版”、“升级版”、“综合版”,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次飞跃。本次全会又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总目标,并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r